耶利米书第15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【耶十五1】「耶和华对我说:『虽有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面前代求,我的心也不顾惜这百姓。你将他们从我眼前赶出,叫他们去吧!」

【耶十五2】「他们问你说:“我们往哪里去呢?”你便告诉他们,耶和华如此说:定为死亡的,必致死亡;定为刀杀的,必交刀杀;定为饥荒的,必遭饥荒;定为掳掠的,必被掳掠。』」

【耶十五3】「耶和华说:『我命定四样害他们,就是刀剑杀戮、狗类撕裂、空中的飞鸟,和地上的野兽吞吃毁灭;」

【耶十五4】「又必使他们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,都因犹大王希西家的儿子玛拿西在耶路撒冷所行的事。』」

  • 1-9节是神第三次拒绝先知的代求(十四19-22)。
  • 摩西和撒母耳曾经谦卑地为百姓代求 (1节;出三十二11-13、30-32;民十四13-19;撒上七8-9;十二19-25),结果蒙神应允。现在耶利米也以同样谦卑的态度恳切代祷,但神却不再应允。因为神应许摩西和撒母耳的祷告,并非因为百姓已经悔改、或者能够回转,因为当时的百姓很快就故态复萌、重蹈覆辙。神暂时存留那些世代的百姓,容忍他们一再悖逆,是因为神定意要让他们走完自己的道(十二16),「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,并且写在经上,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」(林前十11)。现在,百姓已经耗尽了神「丰富的恩慈、宽容、忍耐」(罗二4),只剩被杀、被掳一条路(2节);而神也不再「顾惜这百姓」(1节),因为祂下一步要在百姓身上显明的,是自己将如何「施行拔出、拆毁、毁坏、倾覆,又要建立、栽植」(一10)。
  • 神所命令的四样灾祸(3节),都是申二十八22、26所预言的背约咒诅。「必使他们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」(4节),也是申二十八25所预言的背约咒诅。遭受这些管教的百姓是可怜的,但神所付的代价更大,因祂为此离开了自己的「家」,撇弃了自己的「产业」,把自己所爱的「交在她仇敌的手中」(十二7)。
  • 「都因犹大王希西家的儿子玛拿西在耶路撒冷所行的事」(4节),并不是说百姓替玛拿西受罚(三十一29-30;结十八2-4),而是说他们的罪就是效法玛拿西敬拜偶像(王下二十一10-15;二十三26;二十四3);也不是说百姓只是无知地受坏人影响的无辜者,因为百姓的恶行变本加利、比他们的列祖「更甚」(七26),既不能把自己的行为推诿给教唆者(十四13-16),也不能把自己的罪恶推脱给社会——「儿子必不担当父亲的罪孽,父亲也不担当儿子的罪孽。义人的善果必归自己,恶人的恶报也必归自己」(结十八20)。

【耶十五5】「耶路撒冷啊,谁可怜你呢?谁为你悲伤呢?谁转身问你的安呢?」

【耶十五6】「耶和华说:你弃绝了我,转身退后;因此我伸手攻击你,毁坏你。我后悔甚不耐烦。」

【耶十五7】「我在境内各城门口(或译:我在这地边界的关口),用簸箕簸了我的百姓,使他们丧掉儿女。我毁灭他们,他们仍不转离所行的道。」

【耶十五8】「他们的寡妇在我面前比海沙更多;我使灭命的午间来,攻击少年人的母亲,使痛苦惊吓忽然临到她身上。」

【耶十五9】「生过七子的妇人力衰气绝;尚在白昼,日头忽落;她抱愧蒙羞。其余的人,我必在他们敌人跟前,交与刀剑。这是耶和华说的。」

  • 5-9节是神最后总结耶路撒冷的命运,宣告已经没有代祷的余地。
  • 「谁可怜你呢?谁为你悲伤呢?谁转身问你的安呢」(5节),这是宣告百姓的遭遇虽然凄惨,但却不值得同情,因为:
    1. 他们受罚的原因,是因为违背圣约,完全是「自作自受」(十一17),所以神说:「你弃绝了我,转身退后;因此我伸手攻击你,毁坏你」(5节),
    2. 神「不顾惜这百姓」(1节),是因为神已经不断地怜悯他们几百年,已经怜悯到了厌烦的地步,无法继续宽容忍耐。「我后悔甚不耐烦」(6节),可译为「我已怜悯到厌烦了」(和合本,英文ESV译本)。
    3. 即使遭遇了许多的灾祸,「他们仍不转离所行的道」(7节),不思悔改、成了「不受惩治」(二30;五3)的百姓。
  • 神宣告「他们的寡妇在我面前比海沙更多」(8节),与神应许亚伯拉罕「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,如同天上的星,海边的沙」(创二十二17)成为鲜明对比。
  • 「我使灭命的午间来」(8节),指敌军将在人最意想不到的炎热中午、自以为安全的时候出现。
  • 「七」(9节)代表完全,「生过七子的妇人」(9节)表示极大的福气(得四15;撒上二5),但在审判中却将因众子被杀而变为完全的绝望,那时「人必说:『不生育的,和未曾怀胎的,未曾乳养婴孩的,有福了』」(路二十三29)。

【耶十五10】「我的母亲哪,我有祸了!因你生我作为遍地相争相竞的人。我素来没有借贷与人,人也没有借贷与我,人人却都咒骂我。」

【耶十五11】「耶和华说:『我必要坚固你,使你得好处。灾祸苦难临到的时候,我必要使仇敌央求你。」

【耶十五12】「(人岂能将铜与铁,就是北方的铁折断呢?)」

【耶十五13】「『我必因你在四境之内所犯的一切罪,把你的货物财宝当掠物,白白地交给仇敌。」

【耶十五14】「我也必使仇敌带这掠物到你所不认识的地去,因我怒中起的火要将你们焚烧。』」

【耶十五15】「耶和华啊,祢是知道的;求祢记念我,眷顾我,向逼迫我的人为我报仇;不要向他们忍怒取我的命,要知道我为祢的缘故受了凌辱。」

【耶十五16】「耶和华——万军之神啊,我得着祢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;祢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,因我是称为祢名下的人。」

【耶十五17】「我没有坐在宴乐人的会中,也没有欢乐;我因祢的感动(原文是手)独自静坐,因祢使我满心愤恨。」

【耶十五18】「我的痛苦为何长久不止呢?我的伤痕为何无法医治、不能痊愈呢?难道祢待我有诡诈,像流干的河道吗?」

  • 先知并不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大能勇士,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。他一面被同胞误解逼迫,一面三次代求而被神拒绝,似乎两头都不讨好,所以内心伤痕累累、倍感失意。他就像约伯一样(伯三1;六15),发表了10-18节的内心挣扎。这首哀歌包括四个部分:
    1. 回想人的逼迫(10节);
    2. 数算神的应许(11-12节);
    3. 思想神的使命(13-14节);
    4. 仰望神的医治(15-18节)。
  • 神说:「我未将你造在腹中,我已晓得你;你未出母胎,我已分别你为圣;我已派你作列国的先知」(一5)。但此时先知却哀叹:「我的母亲哪,我有祸了!因你生我作全地争相指控的人」(10节,和合本修订版)。人若要作神话语的出口,不但不能在人前得着荣耀,反而会成为众人指责的对象,为神的缘故「受了凌辱」(15节)。
  • 「我素来没有借贷与人,人也没有借贷与我,人人却都咒骂我」(10节),指先知并没有招惹私人纠纷(伯六22),但却成了众人咒骂的对象。
  • 「我必要坚固你,使你得好处。灾祸苦难临到的时候,我必要使仇敌央求你」(11节),指神必成就先知的预言。当敌军入侵、耶利米的预言应验以后,原来那些与他「相争相竞」(10节)、「咒骂」(10节)他的人将不得不承认他是真先知,转而一再央求他(二十一1;三十七3;三十八14)。
  • 「人岂能将铜与铁,就是北方的铁折断呢」(12节),比喻现在骄傲自大的百姓,将来却无法抵挡来自北方的敌军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先知的预言应验。「北方的铁」比喻敌军,当时最好的铁产自北方的黑海地区。
  • 13-14节是先知思想自己蒙召的使命,就是宣讲神对百姓的审判。因此,百姓停止「相争相竞」和「咒骂」的日子,必然是他所预言的审判临到的那日。这使先知左右为难、痛苦不已。
  • 「不要向他们忍怒取我的命」(15节),可译为「不要把我取去,因祢不轻易发怒」(和合本修订版)。
  • 「我得着祢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;祢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」(16节),可能指在圣殿发现了律法书之后(王下二十二8),先知就热切地领受(结三3),因为他是被神拣选、称为神名下的人(16节)。
  • 「我没有坐在宴乐人的会中,也没有欢乐;我因祢的感动独自静坐,因祢使我满心愤恨」(17节),形容先知虽然置身喧闹的人群中,但却感到强烈的孤寂,因为与神同在就是与世界为敌,传讲神话语的人总是会被亲人孤立(十二6)、被众人排斥(十一21)。
  • 「流干的河道」(18节),指以色列的季节性旱溪,到酷暑最需要水的时候却干涸了。比喻在耶利米最需要帮助的时候,神却似乎没有及时伸出援手。
  • 当人定意跟从主的时候,属天的感情和属地的亲情必然会彼此争战,甚至「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」(弥七6;太十36)。但属灵并非冷漠薄情,因为人若「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,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」(约壹四20);这就使先知的痛苦更加「长久不止」(18节),以致伤痕「无法医治、不能痊愈」(18节)。因此,虽然神是「活水的泉源」(二13),祂「岂向以色列作旷野呢」(二31)?但先知的个人体会却像是「流干的河道」。
上图:Qelt旱溪(Wadi Qelt,or Nahal Prat?)中「死荫的幽谷」。Qelt旱溪发源于耶路撒冷附近,经过耶利哥流入约旦河,无水的季节成为从耶利哥到耶路撒冷最著名的一条道路,大卫从这里逃离耶路撒冷躲避押沙龙(撒下十五23),西底家王从这里逃往亚拉巴(王下二十五4)。每逢三大节期,犹太人从这里前往耶路撒冷过节(路二39-51),主耶稣带领门徒和瞎子巴底买从这里经过(可十52)。而主后70年,罗马第十军团也从这条路行军,前往摧毁耶路撒冷。

上图:Qelt旱溪(Wadi Qelt,or Nahal Prat?)中「死荫的幽谷」。Qelt旱溪发源于耶路撒冷附近,经过耶利哥流入约旦河,无水的季节成为从耶利哥到耶路撒冷最著名的一条道路,大卫从这里逃离耶路撒冷躲避押沙龙(撒下十五23),西底家王从这里逃往亚拉巴(王下二十五4)。每逢三大节期,犹太人从这里前往耶路撒冷过节(路二39-51),主耶稣带领门徒和瞎子巴底买从这里经过(可十52)。而主后70年,罗马第十军团也从这条路行军,前往摧毁耶路撒冷。

【耶十五19】「耶和华如此说:你若归回,我就将你再带来,使你站在我面前;你若将宝贵的和下贱的分别出来,你就可以当作我的口。他们必归向你,你却不可归向他们。」

【耶十五20】「我必使你向这百姓成为坚固的铜墙;他们必攻击你,却不能胜你;因我与你同在,要拯救你,搭救你。这是耶和华说的。」

【耶十五21】「我必搭救你脱离恶人的手,救赎你脱离强暴人的手。」

  • 19-21节是神回应先知的哀歌(10-18节),重申起初的应许(20-21节;一18-19),作为对他最大的安慰。
  • 19节原文用了四个「归回 ?????/shoob」,「归回」、「再带来」和「归向」原文都是同一个词,是双关语。
  • 「你若归回」(19节),这是神要耶利米从环境的难处(10节)和自怜自怨的感觉(18节)里出来,神就会把他带回到自己面前,继续为百姓代求。
  • 「使你站在我面前」(19节),指在神面前为百姓代求(1节)。虽然现在神拒绝了先知三次按着人的意思代求,但将来却要应允他照着神的旨意代求。「虽有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面前代求」(1节),原文就是「虽有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面前」(英文ESV译本)。
  • 「他们必归向你」(19节),指百姓将在「灾祸苦难临到的时候」(11节)转而央求先知为他们代求(二十一1;三十七3;三十八14)。
  • 「你却不可归向他们」(19节),指先知不可迎合大众、向暂时的误解和逼迫低头,而要持守使命,因为神必使他「向这百姓成为坚固的铜墙」(20节),照着呼召他时的应许(一18-19)亲自拯救他。
  • 「你若将宝贵的和下贱的分别出来」(19节),这是神要先知思想什么是真正「宝贵的」,什么是真正「下贱的」,才能越过地上暂时的荣辱得失,继续作神话语的出口。
  • 人的两个「你若」(19节),就会带出神的两个「我必」:「我必使你向这百姓成为坚固的铜墙」(20节)、「我必搭救你脱离恶人的手」(21节)。同样,信徒只有具备了这两个「若」,「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」(腓二5),才能让基督与自己同在(20节;太二十八20),使属天的感情胜过属地的亲情,领世人归向福音;而不是让信徒归向世界,以致与世人一同灭亡。



来源:https://cmcbiblereading.org/

 




上一篇:耶利米书第14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下一篇:耶利米书第16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点我,加官微,防失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