箴言第18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【箴十八1】「与众寡合的,独自寻求心愿,并恼恨一切真智慧。」

【箴十八2】「愚昧人不喜爱明哲,只喜爱显露心意。」

  • 1-21节整体交错对称:
    • A. 愚昧人破坏弟兄和睦同居(1-9节);
    •  B. 愚昧人和智慧人的不同(10-11节);
    • A1. 智慧人使弟兄和睦同居(12-21节)。
  • 1-9节是一个交错对称的单元,主题是愚昧人破坏「弟兄和睦同居」(诗一百三十三1):
    • A. 愚昧人骄傲不听(1-2节);
    •  B. 愚昧人言语无益(3-4节);
    •   C. 愚昧人无判断力(5节);
    •  B1. 愚昧人开启争端(6-7节);
    • A1. 愚昧人爱听流言(8-9节)。
  • 1-2节是一对平行句,主题是愚昧人骄傲不听:
    • 「与众寡合的,独自寻求心愿,并恼恨一切真智慧」(1节),可译为「孤僻的人只顾自己的心愿,他鄙视一切健全的知识」(和合本修订版)。愚昧人孤芳自赏,结果是自我孤立,成了一个骄傲闭塞、自我满足的孤僻人。他「恼恨一切真智慧」,是因为「真智慧」会证明他的愚昧。「真智慧 ???????????/tü·she·y?’」(二7;三21;十八1),又被译为「真知识」(八14),原文的意思是「良好的、有效的智慧」。「真智慧」不是自命清高、离群索居,也不会性格怪癖、难以相处,而是「柔和谦卑」(太十一29)、平易近人,能与「弟兄和睦同居」,成为神给众人的祝福。
    • 「与众寡合的」愚昧人并非不与人说话,而是说话时「不喜爱明哲,只喜爱显露心意」(2节),结果「显露」的不是聪明、而是愚昧。愚昧人封闭思想、却大张嘴巴,自说自话、却充耳不听,所以既不能聆听别人的意见或需要,也不能从别人学到「真智慧」,结果成了一个「与众寡合」、又喋喋不休的人。这个世界最大的麻烦之一,就是愚昧人总是那么自信;越是无知的人,就越容易自命不凡。

【箴十八3】「恶人来,藐视随来;羞耻到,辱骂同到。」

【箴十八4】「人口中的言语如同深水;智慧的泉源好像涌流的河水。」

  • 3-4节是一对平行句,主题是愚昧人言语无益:
  • 「恶人来,藐视随来;羞耻到,辱骂同到」(3节),可译为「邪恶来,藐视跟着来;羞耻到,辱骂同时到」。愚昧人缺乏自制、喋喋不休,言语里「显露」的都是「邪恶」、「藐视」、「羞耻」和「辱骂」,只有宣泄毁坏,不能造就别人,叫人无法忍受。让「恶人」闭嘴是不礼貌的,让他继续却是残忍的,所以「恶人」最终会成为「与众寡合的」(1节)人。
  • 「深 ?????/?·moke’」(4a)这个词,原文大都是用来形容负面的事,如:大麻风病「深于皮」(利十三4),恶人的「心思是深的」(诗篇六十四6),「淫妇的口为深坑」(二十二14)。「人口中的言语如同深水」(4a),形容愚昧人的言语隐晦,貌似深不可测,其实对人毫无裨益。真智慧在该说话的时候,应当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,话语就像「涌流的河水」(4b),清清楚楚、坦坦荡荡,才有益于「弟兄和睦同居」(诗一百三十三1)。凡是遮遮掩掩、吞吞吐吐的人,都是故作高深的愚昧人。

【箴十八5】「瞻徇恶人的情面,偏断义人的案件,都为不善。」

  • 本节可译为「偏袒恶人的情面,是不好的。审判时使义人受屈,也是不善」(和合本修订版),主题是愚昧人无判断力。
  • 愚昧人的「言语如同深水」(4a),实际上并没有正常的判断力,只会「偏袒恶人的情面」、「审判时使义人受屈」。真智慧是认识到,一次不公的判决,比十次不法的行为更能破坏「弟兄和睦同居」(诗一百三十三1);因为不法的行为弄脏的只是水流,而不公的判决污染的却是水源。因此,对一个人的偏袒,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;为受屈的人鸣冤,就是对自己的仁慈。

【箴十八6】「愚昧人张嘴启争端,开口招鞭打。」

【箴十八7】「愚昧人的口自取败坏;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网罗。」

  • 6-7节是一对交错对称的平行句,主题是愚昧人开启争端:
    • A. 愚昧人张嘴启争端(6a);
    •  B. 愚昧人开口招鞭打(6b);
    •  B1. 愚昧人的口自取败坏(7a);
    • A1. 愚昧人的嘴是自设网罗(7b)。
  • 「愚昧人张嘴启争端」(6a),胡言乱语激化矛盾,给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纷争。所以「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网罗」(7b),在伤害别人的同时,也会伤害自己。凡是「张嘴启争端」的,都是会破坏「弟兄和睦同居」(诗一百三十三1)的 愚昧人。
  • 愚昧人「开口招鞭打」(6b),是因为「愚昧人的口自取败坏」(7a),暴露了自己的愚昧无知,一个多嘴多舌的聪明人,还不如一个懂得闭口的愚昧人。因此,真智慧是认识自己的有限和无知,「弟兄和睦同居」应当从少说话开始:「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;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」(十七28)。

【箴十八8】「传舌人的言语如同美食,深入人的心腹。」

【箴十八9】「做工懈怠的,与浪费人为弟兄。」

  • 8-9节是一对平行句,主题是愚昧人爱听流言:
  • 「传舌人的言语如同美食」(8a),对于臭味相投的人来说,可以「深入人的心腹」(8b),是败坏人内心的捷径。但「流言止于智者」(《荀子·大略》),人若爱听「传舌人的话语」,也显露了自己内心的败坏。因为有什么样的内心,就爱听什么样的话语:「行恶的,留心听奸诈之言;说谎的,侧耳听邪恶之语」(十七4)。
  • 「做工懈怠的,与浪费人为弟兄」(9节),可译为「做工懈怠的,是破坏者的兄弟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本节原文以「甚至、也 ????/gam」开始,代表对前一节的进一步说明,被动的懒人所造成的毁坏尚且与盗贼一样,何况主动的「传舌人」对「弟兄和睦同居」的破坏呢?
  • 末世信徒生活在一个自媒体的世代,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充斥网络。真智慧是不可「做工懈怠」,未经核实就信手转发,结果成了「破坏者的兄弟」;明明是在「传舌」,还以为是在传福音;明明是在破坏真理,还以为是在建造教会。内心会败坏言语,言语也会败坏内心;今天,败坏言语是世界败坏人内心的捷径。

【箴十八10】「耶和华的名是坚固台;义人奔入便得安稳。」

【箴十八11】「富足人的财物是他的坚城,在他心想,犹如高墙。」

  • 10-11节是一对平行句,呼应第9节原文的最后一个字「破坏者」(9b和合本修订版),谈论两种防御「破坏者」的方法。又以「高墙」(11节)呼应第12节「骄傲」(12b)的原文「高举」,承上启下,把话题从愚昧人(1-9节)过渡到智慧人(12-21节)。
  • 「耶和华的名」(10节),代表神自己。真智慧是凭信心把看不见的神当作自己的「坚固台」(10a),「义人奔入便得安稳」(10b),里外都得平安。
  • 「富足人的财物是他的坚城」(11a),但这只是愚昧人骄傲的想象,是「在他心想,犹如高墙」(11b)。因为看得见的「财物」只是虚假的「坚城」,既不能阻挡外面的「破坏者」,也无法防备里面那些「做工懈怠的」(9a)。真智慧是认识到:没有钱固然悲哀,但是钱太多可能更悲哀;因为那些认为金钱能换来一切的人,很可能会用一切来换取金钱。
上图:米吉多遗址的城门。米吉多是所罗门时代最有名的坚固城之一,现在已经成为一片废墟;不但保护不了别人,也保护不了自己。看得见的「坚城、高墙」(箴十八11)都不足以倚赖,惟有看不见的「耶和华的名是坚固台;义人奔入便得安稳」(箴十八10)。

上图:米吉多遗址的城门。米吉多是所罗门时代最有名的坚固城之一,现在已经成为一片废墟;不但保护不了别人,也保护不了自己。看得见的「坚城、高墙」(箴十八11)都不足以倚赖,惟有看不见的「耶和华的名是坚固台;义人奔入便得安稳」(箴十八10)。

【箴十八12】「败坏之先,人心骄傲;尊荣以前,必有谦卑。」

【箴十八13】「未曾听完先回答的,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。」

  • 12-21节是一个交错对称的单元,与1-9节前后对比,主题是智慧人使「弟兄和睦同居」(诗一百三十三1):
    • A. 智慧人谦卑聆听(12-13节);
    •  B. 智慧人话语有益(14-15节);
    •   C. 智慧人有判断力(16-17节);
    •  B1. 智慧人止息争竞(18-19节);
    • A1. 智慧人爱听善言(20-21节)。
  • 12-13节是一对平行句,主题是智慧人谦卑聆听,对比愚昧人骄傲不听(1-2节):
    • 「败坏之先,人心骄傲」(12a),原文直译是「破碎之先,人心高举」。骄傲的人总是讳疾忌医,因此必然会病入膏肓;骄傲来自肉体的自我高举,因此必然会被神破碎。而真智慧是甘心接受十字架的破碎和对付。只有经历过破碎的人,才有可能否定肉体、柔和谦卑,以致合神使用,所以「尊荣以前,必有谦卑」(12b)。
    • 「未曾听完先回答的」(13a),就是「不喜爱明哲,只喜爱显露心意」(2节)的骄傲人。他们听而不闻,心中只想着怎样显摆自己,结果显露的都是「他的愚昧和羞辱」(13b)。真智慧是谦卑聆听,「弟兄和睦同居」(诗一百三十三1)应当从不急着说话开始。我们关爱人,首先应该以耐心聆听、以爱心理解,才能互相担当「各人的重担」(加六2),而不是急着批评说教、表达意见。

【箴十八14】「人有疾病,心能忍耐;心灵忧伤,谁能承当呢?」

【箴十八15】「聪明人的心得知识;智慧人的耳求知识。」

  • 14-15节是一对平行句,主题是智慧人话语有益,对比愚昧人言语无益(3-4节)。
  • 「人有疾病,心能忍耐」(14a),健康的心灵能帮助人胜过疾病;但受伤的心灵却会加重病情,所以「心灵忧伤,谁能承当呢」(14b)。
  • 「聪明人的心得知识;智慧人的耳求知识」(15节),「知识」原文的意思是「知识、洞察力、智慧」,与「分别善恶」(创二9、17)的「分别」是同一个词,在圣经中也被译为「知道」(伯十7)、「认识」(赛五十三11)、「明白」(赛五十八2)。「知识」包括两个要素:首先是知道一件事、或者知道去哪里找;其次是懂得如何分辨。这种「知识」可以使心灵喜悦,「因为智慧要进入你的心,知识要使你内心欢愉」(二10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
  • 「弟兄和睦同居」(诗一百三十三1)的真智慧不是头疼医头、脚疼医脚,而是关心人心灵的健康。而恢复心灵的健康不是倚靠肤浅的安慰和空洞的鼓励,而是让人的「心得知识」、充满智慧的判断力,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

【箴十八16】「人的礼物为他开路,引他到高位的人面前。」

【箴十八17】「先诉情由的,似乎有理;但邻舍来到,就察出实情。」

  • 16-17节是一对平行句,主题是智慧人有判断力,对比愚昧人无判断力(5节):
  • 「人的礼物为他开路,引他到高位的人面前」(16节),但「高位的人」若是有智慧,就是「到高位的人面前」也无益,因为很快就会「察出实情」(17b)。
  • 愚昧不但「瞻徇恶人的情面,偏断义人的案件」(5节),而且「先诉情由的,似乎有理」(17a),就会轻易下结论。真智慧是兼听则明,等「邻舍来到,就察出实情」(17b),才可能真正实现。教会中从事关爱的同工,首先要具备这种判断力,不要先听谁诉苦、就为谁流泪,结果却妨碍了「弟兄和睦同居」(诗一百三十三1)

【箴十八18】「掣签能止息争竞,也能解散强胜的人。」

【箴十八19】「弟兄结怨,劝他和好,比取坚固城还难;这样的争竞如同坚寨的门闩。」

  • 18-19节是一对平行句,主题是智慧人止息争竞,对比愚昧人开启争端(6-7节)。18节用「止息争竞」和6节的「启争端」前后呼应。
  • 「掣签能止息争竞,也能解散强胜的人」(18节),可译为「掣签能止息纷争,也能化解双方激烈的争辩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当人的争辩并不涉及真理原则时,「掣签」是一种非常智慧的「止息争竞」方法,也就是双方都不坚持自己,而是放下主权,交托给神定夺(十六33),实际地操练「凡事谦虚、温柔、忍耐,用爱心互相宽容,用和平彼此联络,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」(弗四2-3)。
  • 「弟兄结怨,劝他和好,比取坚固城还难;这样的争竞如同坚寨的门闩」(19节),可译为「被冒犯的弟兄强如难以攻下的坚城;纷争如同城堡的门闩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弟兄之间的纷争,通常并不涉及真理原则,只是涉及各人的利益,所以各有各的理、谁也说不说赢谁。因为「纷争如同城堡的门闩」,关闭了人心。对于属世的人来说,共同的弱点和缺陷比讲道理更有助于人与人之间达成和解。而对于神的百姓来说,真智慧不是继续讲理、强攻别人的「坚固城」,而是用「掣签」的方法「止息争竞」;每个人只有先主动停止自己肉体的活动,才有可能在弟兄之间恢复和平与合一
  • 世界的权术是挑起争端,激动一群人与另一群人相争,利用人的仇恨、恐惧和嫉妒渔翁得利。但真智慧却是止息争竞」,不求自己的好处,但求弟兄的益处,因为这是神所喜悦的。

【箴十八20】「人口中所结的果子,必充满肚腹;他嘴所出的,必使他饱足。」

【箴十八21】「生死在舌头的权下,喜爱它的,必吃它所结的果子。」

  • 20-21节是一对平行句,主题是智慧人爱听善言,对比愚昧人爱听流言(8-9节)。20节和8节用「肚腹」前后呼应。
  • 「人口中所结的果子,必充满肚腹」(20a),人所说的话会影响别人,也影响自己。「他嘴所出的,必使他饱足」(20b),表明人说什么话,是因为自己就爱听什么;智慧人爱听善言,所以说善言能使自己满足;愚昧人爱听恶语,所以「传舌人的言语如同美食,深入人的心腹」(8节)。
  • 「生死在舌头的权下」(21a),智慧人的话语能带来和平和生命,愚昧人的话语会制造纷争和死亡。真智慧是知道人必承受自己的言语所带来的后果,因为属灵的原则是:「喜爱它的,必吃它所结的果子」(21b)。喜爱说智慧话语的,就能品尝生命的果子;喜爱说愚昧话语的,必吃死亡的果子;喜欢在弟兄之间制造纷争的,也要吃审判的果子。

【箴十八22】「得着贤妻的,是得着好处,也是蒙了耶和华的恩惠。」

【箴十八23】「贫穷人说哀求的话;富足人用威吓的话回答。」

【箴十八24】「滥交朋友的,自取败坏;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。」

  • 十八22的「得着好处」与十九8的「寻得好处」(和合本修订版)原文相同,首尾呼应,把十八22-十九8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的单元,总结了人生最重要的三大智慧:敬畏耶和华(一7)、不交坏朋友(一10;四14)、别娶也别做愚妄妇人(十二4;十四1)
    • A. 得着贤妻、得着好处(十八22);
    •  B. 财富妨碍友情(十八23-24);
    •   C. 择友的禁忌(十九1-5);
    •  B1. 财富妨碍友情(十九6-7);
    • A1. 得着智慧,必得好处(十九8)。
  • 「得着贤妻的,是得着好处」(22a),因为「才德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」(十二4),「智慧妇人建立家室」(十四1),能使人一生蒙福,实在是耶和华的恩惠」(22b;十九14)。而娶了恶妻的,「贻羞的妇人如同朽烂在她丈夫的骨中」(十二4),「愚妄妇人亲手拆毁」(十四1)家庭,能毁掉人的一生,这是离弃神的人自食其果。因此,真智慧不是按照世人的方法去找妻子,而是「敬畏耶和华」(一7),接受神所赐的恩典。22节原文的句式与八35几乎相同,暗示「得着好处」,就是「寻得生命」(八35)。
  • 23-24节是一对平行句,主题是财富妨碍友情:
    • 富足人朋友最多」(十四20),因为许多人都想从「富足人」那里得到帮助。但是,当这些人真正遇到难处的时候,却发现「贫穷人说哀求的话;富足人用威吓的话回答」(23)。因此,真智慧是不把「富足」当作是否值得结交的标准;财富并非永久的朋友,朋友却是永久的财富如果你想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结交,可以先请他帮一个忙,或者和他一起旅行。一次需要付出代价的经历对一个人的了解,可以胜过一年的空谈。
    • 「滥交朋友的,自取败坏」(24a),用钱来交朋友,等于没有朋友。一个有钱有势的人有很多朋友,只是代表他认识了许多人,但却很难「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」(24b)因此,真智慧是不依仗钱财来交朋友。
    • 人若「滥交朋友」,很容易被恶人引诱(一10)、走向死亡之路(四14),结果「自取败坏」(24a)。因此,朋友贵乎其质、而不在其量,择友必须遵循三大标准:说话诚实(十七7)、坚持原则(十七8)、宽容厚道(十七9),这样才能「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」,彼此扶持、同行天路。主耶稣已经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(约十五15)、最亲的弟兄(来二11),因此真智慧是宁可没有挚友,也不要「滥交朋友」,免得我们远离了主耶稣这位最亲密的朋友。



来源:https://cmcbiblereading.org/

 




上一篇:箴言第17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下一篇:箴言第19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点我,加官微,防失联